在敦煌茫茫戈壁中的第一天,我就不停的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放着深圳这边免费的且一天就走完的磨房百公里徒步不去参加?而是跑到距离深圳三四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花一周的时间以及许多金钱去参加戈壁徒步。这到底是钱多人傻还是心里变态?”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接下来的几天愈发清晰,慢慢最后如明镜照亮我的心。
第一,我需要一个机会去说服自己并没有原先认为的那么重要
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6:30起床,凌晨1:00睡觉。我们已经习惯了家庭和公司离不开自己。似乎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似乎自己就是那个最重要的人。
我们虽然得到了很多,但是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
“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这似乎是摆在每个人面前永远都解不出的答案。
一个朋友对我说:“好羡慕你呀,我就走不开,实在是太忙了。” 我告诉他其实可以给自己一个体验,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假如这一周时间就是你必须要离开的,你真的走不掉吗?那些人离开了你就真的过不下去了吗?你就会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重要,这样的感悟会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如一些。
第二,跳出原来模式的羁绊和自己好好独处
上班陪客户,下班陪朋友,晚上陪孩子,凌晨陪手机,唯独拿不出时间来陪自己。
吴伯凡先生说每年给自己写6封信,我真的好羡慕他。我觉得他应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他博览群书,独立思考,我想他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他通过不断的和自己独处和自己对话,但自己明白怎样的人生才是他想要的。
在戈壁徒步的时候,手机没有信号,给自己放置了一个天然的隔离罩。徒步过程中,你能听到的声音只有三样:脚步声、风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再就是不知道从脑海里还是从心里面冒出来的,自己的或者不是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念头。
你会为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感到惊讶,或者还会有惊喜以及其他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这样的体验需要有一个特别的环境和契机,又岂是在家门口能体会到的。
第三,敬畏天地,敬畏生命
第一天我躺在帐篷里的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我会死在这戈壁上,那么我会有什么话要留给我的家人朋友?”在戈壁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
广袤的戈壁缺乏生命的迹象,只有那一蓬蓬的荆棘枯木和偶尔几只干瘦的四脚蛇提醒着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
这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几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才把一块石头从粗糙凌厉打磨得晶莹润泽。大自然不存在一丝的怜悯,它自有法则。
所以才有了人们在莫高窟上开凿佛像,祈求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可以平安回来。
因为贫瘠,人们为了争夺那些少得可怜的资源,才会导致这河西走廊上马蹄翻腾、狼烟四起。
我想到了玄奘法师在西行的道路当中的艰难困苦以及他无比坚定的信念。我想起唐朝张议潮派出十队信使,分十路从敦煌到长安送一封信,唯有一队人马抵达,历时两年,九死一生。我想到了电影77天当中男主人公走在无人区当中的艰难危机。
我想到了许多和生死有关的故事。故事里每个人活着都有他活着的信念,都有他想珍惜和守护的东西。生命的长短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是活着本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丝路通了!”这是张议潮派出的信使回到长安传递的信息。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也通了!
素材来自黄昭颐狮姐、王桃红狮姐、胡开荣狮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