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统计
狮子会简介
队长团队
账号信息
Search
1
深圳狮子会和平海报23-24年度颁奖典礼及展览
146 阅读
2
深圳狮子会2023-2024年度子蒙服务队队长团队名单
53 阅读
3
香港赤鱲角狮子会2023-2024年度就职典礼&慈善筹款晚宴
42 阅读
4
子蒙服务队2023-2024第10次队长团队例会暨会员大会
41 阅读
5
深圳狮子会万源市河口镇庙垭学校助学活动
38 阅读
会员活动
我们服务
正能量
培训资料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张焱
队长团队
罗会涓
肖国强
王桃红
胡开荣
黄昭颐
刘冬英
林序音
莫少娟
包人杰
周义梅
培训资料
覃远喜
刘德荣
雷涛
李剑兰
方娜
谢明发
李芯如
子蒙服务队
累计撰写
279
篇文章
累计收到
2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会员活动
我们服务
正能量
培训资料
页面
数据统计
狮子会简介
队长团队
账号信息
搜索到
24
篇与
正能量
的结果
2025-03-28
女性的力量(二)
                         
2025年03月28日
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3-28
女性的力量(一)
**01 父亲和女儿(子蒙服务队2014-2015队长赖映妮和老父亲艺术大师赖东发)**  **02 白云深处的公益人 (子蒙服务队2019-2020队长莫少娟狮姐2019年考查云南彝良山区助学)**  **03 狮姐的“力量”(子蒙服务队2018-2019队长许可可狮姐和2024-2025队长罗会涓狮姐)**  **04 承诺的力量 (左起:周玉彬、李雨桐、莫少娟**  **05 红色行动 (左起:方娜、周玉彬、刘冬英、王桃红)**  **06 关爱赖东发艺术大师 (左起:周玉彬、赖映妮、赖东发、王桃红、黄昭颐)**  **07** **关爱子蒙创队队长林美仪狮姐母亲 (左起:赖映妮、林母、雷涛)**  **08 第八届情暖乌蒙助学圆梦云南助学 (左起:莫少娟、王桃红、罗会涓)**  **09 助学考察(子蒙服务队2019-2020队长莫少娟狮姐)**  **10 助学考察(子蒙服务队2019-2020队长莫少娟狮姐)**  **11 感同身受(子蒙服务队2019-2020队长莫少娟狮姐)**  **12 中国红爱国心(方娜)**  **13 成长的力量(子蒙服务队2019-2020队长莫少娟狮姐)**  ** **14 签到我负责(子蒙服务队2024-2025队长罗会涓狮姐)**  **15 红色行动(上左起:王桃红、李雨桐、黄昭颐、周义梅、谢佳蓉、方娜、莫少娟、李芯如)**  **16 用心服务(左起:王桃红、方娜、李雨桐、林音、周玉彬、宋婉臻、张焱、李芯如、周义梅)**  **17 献血(子蒙服务队2017-2018队长黄昭颐狮姐)**  **18 晚礼服(左起:周义梅、刘冬英、方娜、林音、王桃红)  19 女性宣传队(王婷萱、王桃红、周玉彬、刘敏、黄昭颐、沙雪艳)  20 年代秀(周义梅、莫少娟、周玉彬、刘德荣、李雨桐、刘敏)  21 母亲和“孩子们”(李芯如、李彪、王桃红、雷母、雷涛、许可可)  22 赈灾(子蒙服务队2024-2025第二副队长王桃红狮姐) **
2025年03月28日
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6-08
阅读分享:直面生命的苦难
生命中难免会有许多苦难和挑战。如何面对这些苦难,以及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写道:“在遭受巨大的苦难时,人们必须像木头一样遵循它,却又像柳树一样顺应它。”这句话表达了弗兰克尔对生命中困境和苦难的看法,即要虚心接受生活带来的挫折,但也要灵活运用。正如俞敏洪所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苦难,去历练自己、淬炼自己、锤炼自己。” 那么,如何直面生命中的苦难?首先,我们可以寻求支持和资源,如亲密关系、社会组织、治疗服务等,来处理通常被视为严重的挑战和苦难。这些资源可提供心理和实践支持,有助于开发应对压力的策略。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和改变习惯来增强心理弹性。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因素与健康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喜欢的活动、维护社交关系、坚持运动和睡眠,逐步建立弹性心态。 当然,在处理生命的苦难时,必须尊重个人差异,没有一条“通用”解决方案适合所有人。每个人都应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对自己意义重大和有价值的资源,开发个性化的缓解压力的策略。 面对各种生命的苦难,我们需要带着勇气和毅力去直面它们,探索新的视角或解决方案,以克服困难并在挫折中成长。 作家刘大铭和陶勇医生的经历,都向我们证明了面对“不治之症”般的苦难,唯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才能战胜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完善自我,成全他人。 正如俞敏洪所言,困难可以“让勇者愈勇”。每个人都有在挫折中成长,在苦难中找到生命价值的潜力。
2023年06月08日
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2023-06-04
阅读分享:与人为善,与己方便
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质量下降,一些人正在经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次应激事件很有可能会逼迫他们走向崩溃,采取失去理智的行为。 马丁·路德·金说:“**我们必须从不相干的人身上学习同情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关注和理解社会普通群体的艰辛。试着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体察他们的感受,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理解、同情和行动。 只有我们学会包容,体谅他人,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社会也才能和谐稳定。 有的人生活中或者工作上只要抓住了别人的错误就**得理不饶人**,他忽略了自己也会犯错误,也没有意识到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己无能愤怒的转移**。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错误和过失,都值得幸福和过得好这一生**。我们关心他人,对社会普通给予理解和尊重。这不仅是为他人着想,更是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我们每个人的福祉着想。正如爱迪生所言:“关心他人是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底层社会更需要善待、抚慰与和解。**对待他们的态度,真正体现出人的素养**。有些人长期载负着艰辛、焦虑,像弹簧一样被压到极点,他们以最苦最累最卑微的付出却难有收获和尊重,难有温情和公平。朴素的正义执念可能会被某件小事瞬间击垮。 每个人心底,都有善的一面,恶的一面,有什么样的导火索,就会爆发什么样的力量。 谁都愿意清晨醒来,品味着美梦继续微笑。**让人看到希望,得到尊重,是最大的善意**。否则,伤害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自己。 利嘴抵不过尖刀,千万不要把别人逼仄到退无可退地步,恶念爆燃将没有赢家,全是输家。**不欠小钱,不生恶言,与人为善,与己方便**。多积温情、多行善举,哪怕吃点小亏,也是最大的福报。
2023年06月04日
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6-02
阅读分享:生活禅修准则
#### 【一】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 当你行走的时候,专心行走。当你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当你倒茶的时候,专心倒茶。 #### 【二】慢慢地并谨慎地做事 你可以一次完成一个任务,但也可能会急匆匆的完成它。相反,你不能急,要慢慢来。谨慎地注意你的行动,不要太随意了。这需要练习,但他有助于你专注于你的任务。 #### 【三】彻底地完成它 全心全意关注你的任务,没有完成目前的任务不要进行下一个。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你不得不去做别的事,至少尽量把没有完成的放好并整理一下自己。 #### 【四】少做 如果少做,你就能够更专注地慢慢地、更彻底地做这些事情,如果你把一天用不同的任务填满,你就会急忙地从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而不会停下来去想你究竟做了些什么。 #### 【五】在事情之间留些空间 这条准则跟少做原则相关,然而这是管理你的日程表,保证你总是有时间来完成每项任务的一种方法。不要把事情安排的过于紧密——相反在事情之间留些空间出来。这会让你的日程表更轻松,留出空间也可以防止万一这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超过了你的计划。 #### 【六】为特定的事情分配好时间 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内,禅的修习者会完成特定的活动。这可以保证这些事情有规律地完成。你可以为自己的活动分配时间,不管是工作或是锻炼亦或是宁静的沉思。如果它很重要需要有规律地来完成,那就需要考虑为它分配好时间。 #### 【七】 思考什么是必须的 我们需要思考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的,思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考虑拥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是否对我们真的重要,这对我们是有用的。 #### 【八】花些时间在打坐上 这种沉思确实是学习活在当下的练习。我们可以花些时间来静坐冥想,或做我所做的:以跑步做为活在当下的一种锻炼。同样地,你可以采用任何活动,只要你经常地去做并练习活在当下。 #### 【九】把清洁和烹饪变成冥想 除了打坐以外,清洁和烹饪也是练习专注力的好方式,可以是每天进行的很好的仪式。如果烹饪和清洁对你来说似乎烦琐的杂务,试着用冥想的方式来完成它们。全心全意做这些工作,集中注意、慢慢地、彻底地做这些事情。这会改变你的一天,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干净的环境。 #### 【十】培养一种仪式 仪式给人一种重要的感觉——如果事情重要到需要一种仪式,就需要给予你完成的注意,并且慢慢地正确地来完成。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仪式,为食物的准备、为清洁、为你开始做的事情、为你在锻炼之前做的事情等等。是的,为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建立一种仪式。 #### 【十一】微笑和服务他人 用每天中的部分时间用来服务他人。这教会了我们谦逊,确保我们的生活不单单是自私的,也是为了奉献他人的。类似地,微笑并与人为善是改善你周围人生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十二】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就是尽可能地处理掉那些没有必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为重要的东西留存空间。而什么是重要的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什么定律来规定对你来说什么应该重要的,但你应该考虑什么是你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通过去除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为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留出空间。
2023年06月02日
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6-01
阅读分享:自由市场,生死有命
市场的关键词不是“为私利”——**市场的真正关键在于“不知道”**。政府计划不行,并不是说政府不够聪明或者政府的计算机不够快,而是政府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变——没人知道未来会怎么变。**市场经济,深得生物进化之道**。 ### 第一,随机变异。 任何人开公司都是冒险,而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好处是你可以拿别人的钱冒险。没有人知道哪个方向肯定对,但如果所有方向上都有人尝试,最后该出来的好东西必然能出来。 ### 第二,自由交配。 双性繁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神来之笔,它的效率比单性繁殖高出太多了。好东西要互相结合来产生更好的东西。乔布斯说苹果的DNA就是从来不单靠技术,而是让技术跟人文艺术结合。实际上大部分所谓新发明都是把旧的想法连接起来。这里关键还在于,有些东西你单独看它可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一旦与别的东西结合就不得了。 ### 第三,无情淘汰。 如果环境永远不变,我们绝不可能看到这么多新物种;而当环境改变,我们欢呼新物种出现的时候,别忘了有无数旧的物种因为适应不了这个改变而被淘汰了。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烜赫一时的伟大公司已经不复存在。谈进化不谈灭绝,谈市场不谈破产的,都是文艺小清新。 所以要参与市场得有这样的精神:**想生就生,该死就死**。 凡是能做到这个八个字的系统,不论参与者较量的是商品、体育、艺术还是学术,不管其中有没有价格信号,都能繁荣创新。如果一个系统做不到这一点,恪守传统抱残守缺,那就别想继续发展壮大。
2023年06月01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5-30
阅读分享:更高级的内在动力
**外在动力**其实就是人对各种刺激的被动反应,如果别人怎么刺激你就怎么反应,那你就是一个高度可预测的人,与机器人无异!**内在动力**才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自由意志,我之所以这么干不是因为谁刺激我,而纯粹是因为我就想这么干。 每个人都有内在动力,但英雄有一种更高级的内在动力:使命感。 如果设想一下怎么给自己搞个人生规划,可能一般都是先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然后选择一个什么工作。可是世界这么大,谁知道自己最想干什么?很多工作你根本没见过怎么知道好不好? 英雄人物,最初也是这样浑浑噩噩地混着,并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直到某一时刻,突然遇到某些事情,我们有可能会感受到**使命的召唤**。 鲁迅本想学医,是因为在日本看到当时的中国人太愚昧了才决定弃医从文;很多仁人志士是看到日本侵略中国才决心投笔从戎;有的数学家是听说了某个前辈漂亮地证明了某个数学猜想之后才决定自己这辈子非做数学不可。 对这些人来说,工作已经不是简单上下班的事了,而是一项事业。他们做这件事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是自己要求自己非把这件事做成不可。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业应该由使命感驱动,比如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应该是为了从政而有政治观点,而应该是有了政治观点才决定从政。 可能每一行业里都有有使命感的人。有人调查了美国和加拿大157个动物园里的动物保育员,发现其中就有很多人是因为保护野生动物这个使命感而从事这个职业的。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很大的意义和认同感,把工作视为道德责任,想办法让动物园达到更高水平,而且不惜为此做出牺牲。
2023年05月30日
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5-23
阅读分享:丝路通了、心路通了
> 在敦煌茫茫戈壁中的第一天,我就不停的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放着深圳这边免费的且一天就走完的磨房百公里徒步不去参加?而是跑到距离深圳三四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花一周的时间以及许多金钱去参加戈壁徒步。这到底是钱多人傻还是心里变态?”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接下来的几天愈发清晰,慢慢最后如明镜照亮我的心。 #### 第一,我需要一个机会去说服自己并没有原先认为的那么重要 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6:30起床,凌晨1:00睡觉。我们已经习惯了家庭和公司离不开自己。似乎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似乎自己就是那个最重要的人。 我们虽然得到了很多,但是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 **“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这似乎是摆在每个人面前永远都解不出的答案。 一个朋友对我说:“好羡慕你呀,我就走不开,实在是太忙了。” 我告诉他其实可以给自己一个体验,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假如这一周时间就是你必须要离开的,你真的走不掉吗?**那些人离开了你就真的过不下去了吗?**你就会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重要,这样的感悟会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如一些。 #### 第二,跳出原来模式的羁绊和自己好好独处 **上班陪客户,下班陪朋友,晚上陪孩子,凌晨陪手机,唯独拿不出时间来陪自己**。 吴伯凡先生说每年给自己写6封信,我真的好羡慕他。我觉得他应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他博览群书,独立思考,我想他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他通过不断的和自己独处和自己对话,但自己明白怎样的人生才是他想要的。 在戈壁徒步的时候,手机没有信号,给自己放置了一个天然的隔离罩。徒步过程中,你能听到的声音只有三样:脚步声、风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再就是不知道从脑海里还是从心里面冒出来的,自己的或者不是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念头。 你会为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感到惊讶,或者还会有惊喜以及其他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这样的体验需要有一个特别的环境和契机,又岂是在家门口能体会到的。 #### 第三,敬畏天地,敬畏生命 第一天我躺在帐篷里的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我会死在这戈壁上,那么我会有什么话要留给我的家人朋友?”在戈壁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 广袤的戈壁缺乏生命的迹象,只有那一蓬蓬的荆棘枯木和偶尔几只干瘦的四脚蛇提醒着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 这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几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才把一块石头从粗糙凌厉打磨得晶莹润泽。大自然不存在一丝的怜悯,它自有法则。 所以才有了人们在莫高窟上开凿佛像,祈求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可以平安回来。 因为贫瘠,人们为了争夺那些少得可怜的资源,才会导致这河西走廊上马蹄翻腾、狼烟四起。 我想到了玄奘法师在西行的道路当中的艰难困苦以及他无比坚定的信念。我想起唐朝张议潮派出十队信使,分十路从敦煌到长安送一封信,唯有一队人马抵达,历时两年,九死一生。我想到了电影77天当中男主人公走在无人区当中的艰难危机。 我想到了许多和生死有关的故事。**故事里每个人活着都有他活着的信念,都有他想珍惜和守护的东西**。生命的长短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是活着本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丝路通了!”这是张议潮派出的信使回到长安传递的信息。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也通了! ![戈壁徒步1.jpg][1] ![戈壁徒步2.jpg][2] ![戈壁徒步3.jpg][3] > 素材来自黄昭颐狮姐、王桃红狮姐、胡开荣狮兄 [1]: http://s.abpes.cn/usr/uploads/2023/05/1768799251.jpg [2]: http://s.abpes.cn/usr/uploads/2023/05/2242592626.jpg [3]: http://s.abpes.cn/usr/uploads/2023/05/3652956546.jpg
2023年05月23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5-22
阅读分享:郭广昌_做披荆斩棘的旅行者
做企业,不是一个坦途。大家选择要做好一个企业,一定要想清楚,你要**把解决问题、解决困难,当成一种享受**。 做企业,跟人生一样,是一场“旅行”,你不去做,不去走,**想,是想不明白的。只有做了才明白**。 你不要指望你做的事情能够完全想清楚,没有一样事情是想清楚了再做的。要想能够比别人做的更好,一定是比其他人更有前瞻性的。所谓前瞻性,只是比别人早看一点点,多相信一点点,但真要往前走,就不容易了。 如果你要想达到目标,你只能往前走,一定要披荆斩棘地把这个困难越过去。当然,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另外的困难,但不做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沟后面是陷阱还是果实。 知行合一,就是要去做,不要只会说,而要多去做,有问题要去解决问题。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怨妇”,老是抱怨这个困难那个困难,却不去解决问题。 做企业,你一定要把自己心胸打开,去沟通、解决问题。所以,我现在听汇报,不太喜欢听行业分析,我更想听的是你要做什么、决策什么?我大多能够从你的决策,看出你背后的逻辑。 做企业的都清楚,**没有企业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道路是完美的,每条道路都上充满了荆棘**。 “荆棘”是好的,更多的是“陷阱”,跳下去你就没了。荆棘最多就是拉伤一点,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像我们这种,从小皮就糙得很,没有什么问题的。 做企业能走出来的,没有一个皮是不厚的。皮嫩的,怎么披荆斩棘?做企业就是这么过来的,一路打出来的。所以很多东西,要去做;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披荆斩棘,集聚能力,提升自己。
2023年05月22日
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2-13
阅读分享:脚踏实地,回归中正
**不幻想运气,不谋求奇迹,不奢望恩赐,不随波逐流,就是:脚踏实地,回归中正。** 中庸告诉我们,“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做一个君子的德行与操守,就像向远处走,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向高处攀登,一定要从低处开始。也就是所谓的君子之道,脚踏实地,不浮夸,不虚妄,不光想迈大步,不光想超常规,不光想跨越式,这就是君子之道,也所谓的,脚踏实地。治大国,若烹小鲜,大事从小事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行君子之道,从身边开始,从当下开始,这就叫脚踏实地。 所谓回归中正,就是当运气不好的时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这句话也是中庸告诉我们,“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就是我们遇到运气不好的时候,不埋怨天,不埋怨环境,不埋怨别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就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会做容易的事,做简单的事,待在比较容易把握的环境中等待好运,等待机缘。而“小人行险以徼幸”,小人往往愿意做那些个刀尖上舔血的事,总是希望侥幸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不是脚踏实地、回归中正,这叫满心虚妄梦幻泡影。 2023智慧的人,一定是那些沉静而勤奋、安静而理性、平和的耕耘者,他们凡事内求而不外求,凡事在自己身上下内功,在自己的集体和团队中创造内因,而不等待命运的赏赐,不等待运气的降临,扎根自己的笃定之道,笃定自己的扎根之道。 他们是那些既不会左偏,放弃任命躺平的人,也不会诱骗、不去做那些个冒险外求、天天寻找侥幸的人,所以这就是我认为2023最重要的生活智慧——回归沉静的勤奋,回归平和的生根,内求为本,扎根笃定。 ![1684730297551.jpg][1] [1]: http://s.abpes.cn/usr/uploads/2023/05/2440013974.jpg
2023年02月13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
3